【新闻中心讯】5月12日下午,后勤集团组织主任、副主任针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所梳理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归纳凝炼,刘彬副校长参加了会议,后勤集团党委书记张红兵主持会议。
经与会人员认真分析,归纳筛选,凝炼出影响后勤集团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方面:
1、人事制度改革及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一是在后勤集团现有209名事业编制职工中,因各种原因没有上岗或在工作岗位上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给后勤发展带来一定困难。后勤事业编制职工工资比较高,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同工不同酬的矛盾较为突出。另外,后勤集团用工是紧密型的,如何规范后勤用工,合理规避学校用人风险,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还没有深层次考虑社会用工合同签订问题。二是后勤职工队伍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均衡,队伍结构老龄化,缺乏管理人才,给后勤的发展增加了难度。三是后勤集团的理念、文化和发展目标还没有完全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合我校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和组织机构还没有完全建立,后勤集团核心竞争力还没有确定。
2、服务经费核算及资源使用管理方面。一是虽然建立了初步的服务经费核算方式、消耗定额,但还不尽科学合理,还比较粗糙,精致程度不够。还没有完全实现服务经费指标层层分解和职工利益挂钩,降低运行成本的具体措施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在水电暖管理及房屋使用等方面还没有有效利用起来,在实行水电暖收费制度后,对教学、科研、学生还没有实现计量和有偿使用。窃水、窃电及长明灯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制定相关管理和处罚措施,还没有出台对校内遗属、特困户、低保户拖欠水电暖费的解决办法。
3、原材料采购方面。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原材料采购和质量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在原材料消耗核算基础上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原材料利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价格竞争机制还没有形成,从而加大了后勤集团服务和学生饮食成本。
刘彬副校长指出,本阶段要认真分析凝炼问题,深刻剖析原因,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讨论,查找差距和不足,在广泛征求意见并突出“检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并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组织职工进行评议。
刘彬副校长强调,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妥善解决后勤事业编制职工身份补偿问题。要规范用工,科学设岗,合理定编,制定符合集团实际的工资管理体系,实现同工同酬;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制订学习培训方案,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养、使用和储备,建立后勤发展的人才梯队;要努力克服传统思想观念,客观、合理分析问题,用现代管理理念解决问题。做事必须把握时间、找准时机、掌握政策,把工作看深、看透,做深、做透;要推进后勤集团文化建设,组织具有群众性、广泛性的文化活动,提高软实力。把办好后勤作为载体,把责任作为后勤集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实践和学习中逐步培养人的体系,用后勤文化逐步熏陶职工,使职工自觉创造有价值的、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东西,逐步形成后勤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精神,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后勤集团改革发展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本着对学校负责的态度,科学、合理核算服务经费,这是办好后勤集团的关键所在;要加强对节水节电方面的调研、探索,密切关注在节能方面做得比较好的高校,尤其是河北高校,制订符合我校实际的节能方案;要加强原材料采购监督管理,多从自身查找原因,做深层次调研,加强组织协调。要建立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原材料消耗定额进行目标分解,节奖超罚,调动职工节材降耗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不断降低成本,确保学校和学生利益。(编辑 艾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