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

2019年11月22日

教育部:加大对河北高等教育支持力度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部网站11月20日发布的一份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建议的答复中提出,通过加大对河北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对口高校支援、京津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加快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对于促进跨校授课、均衡三地重点大学分布、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衔接互认机制等建议,教育部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700号建议的答复

教建议字〔2019〕256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对河北高等教育支持力度

(一)大力支持雄安新区教育发展。根据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支持部属高校参与雄安新区基础教育建设,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雄安新区挂牌成立。组建雄安新区教育规划北京专家顾问团,为雄安新区研制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智力支持。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统筹科研平台和设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

(二)深入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育部印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教党〔2018〕51号),明确将河北省视为中部地区省份,享受相关倾斜政策,大力支持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通过采取调整讲座教授实施范围、增加申报名额总量等方式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引导人才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流动。在申报通知中,也明确禁止东部地区高校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招聘长江学者。同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等作为二级领域列入岗位指南,并将其作为岗位设置、选才用才的重要指引和依据。截至目前共支持河北省高校聘任长江学者8人。

(三)布局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已在河北省布局建设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河北大学“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河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信息特种功能材料”、赢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先进锻压成型技术与科学”、河北师范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河北医科大学“神经与血管生物学”和“临床神经病学”、华北理工大学“现代冶金技术”、石家庄铁道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议中提到的河北省需要重点支持的8个高校均已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大部分需要重点支持的学科也已经建设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加强对河北省高校对口支援工作

(一)实施省部共建、部省合建发展战略。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赢博在线手机版(大中国区)、石家庄铁道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共7所河北省高校先后进入了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8年,教育部与河北省政府负责人签署部省合建河北大学的协议,并组织高水平直属高校与河北大学开展对口合作,以帮助河北大学培育发展优势特色学科群、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重点,以服务河北、建设河北为导向,落实合作项目,制定合作方案。

(二)指导高水平学科建设。通过加强对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以及地方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指导,鼓励河北将“双一流”建设和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对接,结合区域内科创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重大计划,主动对高校提出需求,形成“双一流”建设与其他重大工程相互支撑、协同推进的格局,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河北工业大学列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已公布了建设方案,并正在积极推进落实。

三、推动京津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

(一)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师交流。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河北省44名地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访学。实施“河北省千名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赴京挂职学习”项目,2016年至2020年,河北省将每年选派200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到北京市跟岗培训。实施了京津冀高校校长、管理干部、教师异地挂职交流计划,组织40名津冀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到京挂职研修,京津冀高校120余名思政教师进修集体教学研讨。建立定期访学和学术交流机制、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交流研讨机制,高校师生交流培养日渐频繁。此外,支持河北省涿州市建设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通过协同创新、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建立区域教师队伍建设协同发展新机制。

(二)推动组建高校联盟。京津冀三地高校先后组建了工业院校、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医科院校等各类高校联盟,相关高校在师资共享、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层次交流合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三地高校相继组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京津冀高端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中心,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初步构建。指导10余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成立京津冀大学科技园联盟,召开京津冀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助力京津冀高校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

关于你们在提案中提到的统一高考、统一命题、统一分数、统一招生建议,考虑到京津冀三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同、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不同以及现阶段我国实行分省录取制度等因素,目前还不宜实行;对于促进跨校授课、均衡三地重点大学分布、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衔接互认机制等建议,教育部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信息来源:教育部)

分享至